靖宇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靖宇縣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辦局、事業單位,中省直單位:
現將《靖宇縣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靖宇縣人民政府
2020年7月1日
(此件公開發布)
靖宇縣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切實做好全縣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因地質災害而造成的損失,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394號令)、《吉林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吉林省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的實施意見》(吉政發〔2012〕10號)有關規定,結合我縣地質災害現狀和2020年降水趨勢預報,制定本方案。
一、全縣地質環境背景及2020年地質災害預測
我縣屬高山地區,地形起伏較大,水系比較發育,屬溫潤氣候區,地質構造復雜,地表巖石破碎,風化程度較高,殘坡積和沖洪積極為豐富,在降水作用下,極易發生各類地質災害。2019年冬季至今,我縣氣候異常,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積雪存量大,隨著氣候回升,極易發生因凍融或“桃花汛”引發的地質災害,直接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歷年汛期統計表明,伴隨著暴雨過程,常誘發巖石坍塌、山體滑坡、溝谷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以6~8月份的汛期發生頻率最高。
據縣氣象部門預測,預計靖宇縣2020年春季(3-5月)氣候趨勢:氣溫偏高,降水略多。年景(3-10月)氣候趨勢:氣溫略高,降水略多。
1.預計春季氣溫偏高。平均氣溫為6.4℃,比歷年同期 5.2℃高1.3℃。
2.預計春季降水略多??偨邓繛?50毫米,比歷年同期140.9毫米略多。
3.預計3-10月降水略多??偨邓繛?40毫米,比歷年同期724毫米多15毫米。
汛期有一定程度的暴雨洪澇、城市內澇,應做好暴雨引發的局部洪澇和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防御工作,以及人類工程活動(公路切坡、興修水利、礦產開發等)影響的不斷加劇,誘發產生新的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和頻率將更大,防治工作形勢更加嚴峻,防治任務更為艱巨。
二、地質災害重點預防區
根據我縣地質災害分布、發育特征,結合2020年全縣降水趨勢預報,全縣地質災害重點預防地區如下:
(一)重點預防的鄉、鎮、村
赤 松 鎮:赤松二道河子村后山(崩塌、中易發區)
三道湖鎮:西馬當溝村(地面塌陷、中易發區)
永安村(泥石流、中易發區)
景 山 鎮:幸福村后溝(泥石流、中易發區)
清水村劉福順家東溝(泥石流、中易發區)
花園口鎮:江沿村戰立盛屋后(滑坡、中易發區)
江沿村張玉波屋后(滑坡、中易發區)
仁合村二道溝(泥石流、中易發區)
雙合村二道溝(泥石流、中易發區)
松江村三隊溝(泥石流、中易發區)
松江村四隊溝(泥石流、中易發區)
新春村陳家窩子溝(泥石流、中易發區)
巴里村土砬嶺后溝(泥石流、中易發區)
松江村后溝(泥石流、中易發區)
山合村西小溝(泥石流、中易發區)
新立村新立溝(泥石流、中易發區)
那爾轟鎮:北溝村后溝(泥石流、中易發區)
那爾轟村加油站后溝(泥石流、中易發區)
那爾轟村陶喜貴家后溝(泥石流、中易發區)
(二)重點預防的公路
省道(S302)K123+880(松陽村)(泥石流、高易發區)
省道(S302)K127+400(榆樹川村)(泥石流、中易發區)
省道(S302)K133+300(江沿村)(崩塌、不穩定)
上述公路沿線位于我縣東南部省道(S302)花園口鎮至撫松段,由于修路切坡造成的不穩定邊坡較多,局部地段極易引發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災害。
(三)重點預防的煤礦采空區
馬當礦區清江村西馬當屯采礦區地裂縫;主要表現為地下采空區易引發的地面塌陷和地面裂縫。
(四)危險較大的礦山尾礦庫
靖宇縣隆鑫礦業有限公司尾礦庫;靖宇縣華峰礦業有限公司尾礦庫。
三、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進一步健全地質災害防治領導機構,強化領導,落實責任。地質災害預防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安定,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各單位要把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清醒認識當前地質災害防治面臨的嚴峻形勢,時刻繃緊這根“弦”,“查與不查不一樣、防與不防不一樣、治與不治不一樣”。因此,各相關部門一定要站在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時刻保持清醒的認識,以對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增強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履行好職責,凝心聚力、扎扎實實做好今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的各項工作。嚴防工作走過場、擺形式、不扎實、不細致,時刻做好應大急、搶大險的各項準備,履職盡責,正確對待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不氣餒、不退縮,克難求進,建立和完善領導責任制,層層落實責任。因此,縣政府成立以主管副縣長為組長,縣發展和改革局、政府辦、縣自然資源局、縣公安局 主要領導為副組長,縣氣象局、縣交通運輸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應急管理局、縣民政局、縣衛生健康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縣聯通公司、縣電力公司及各鄉(鎮)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以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各成員單位主要領導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切實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自然資源局,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徐斌,成員:李勇、房柏君、何洪君、衣彤、劉勇,聯系電話:(0439)7225358、13804497218
(二)進一步增強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緊迫性。針對今年汛期面臨的嚴峻防災形勢,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要高度關注今年汛情,切實做好今年汛期災害應對和防范工作。歷年發生過地質災害的鄉(鎮),更要引起高度重視,各(鄉)鎮政府對重點預防區域要加大災情監控、群測群防和防災減災力度,同時對其他地質災害隱患點也應做好動態監測和預防,切實做好防治工作。要樹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的思想,按最壞的打算向最好的結果努力,決不能滿足于一般性部署,要把責任落實到具體隱患點、具體責任人。立足于搶大險、防大災的準備,把工作做在前面,落實到基層,確保災害來臨時,能夠保持清醒、冷靜應對、有效處置。
(三)進一步強化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汛期是地質災害的高發期,是全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點時段。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嚴格執行年度預案編制、險情巡查、災情速報、汛期值班等制度,做到有備無患,常抓不懈。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保證聯絡暢通,遇有災情險情,及時報送信息,為防災減災工作決策提供準確依據。要堅持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復查,一旦發生災情,要迅速組織搶險救災和應急調查,并及時上報。要落實完善群測群防網絡,加強預警、預報工作。自然資源部門和各鄉(鎮)及有關部門的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對已掌握的地質災害隱患重點區域,都要落實監測責任人,要將涉及地質災害防治內容的“明白卡”發放到受威脅的村民手中,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四)加大監管力度,遏制人為誘發地質災害的發生。各鄉(鎮)政府、各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地質環境的保護,加大規范人類工程建設活動的管理力度。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可能誘發地質災害發生的擬建工程項目,要嚴格審批程序,做好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督促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地質災害防治措施“三同時”制度,杜絕人為活動誘發地質災害情況的發生,從源頭上把好地質災害防御關。
(五)加強宣傳,進一步增強地質災害防治意識。各鄉(鎮)政府及縣自然資源部門要結合“世界地球日”、“防災減災日”、“全國土地日”加大對《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第394號令)和《吉林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宣傳力度,大力開展地質災害防災基本知識的宣傳普及,增強和提高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并注意把宣傳培訓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點放到鄉(鎮)、村屯等基層單位,切實提高各級干部和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防災減災意識和應急自救能力。
(六)切實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反應能力。地質災害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和不可預測性,各鄉(鎮)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在縣政府統一領導下,加強交流合作、協調配合,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威脅鐵路、公路、電力、水利、礦山等設施或企業安全的地質災害,由其主管部門或受危脅單位負責監測預防并進行治理,自然資源部門要予以協助并負責監督檢查。要加強與氣象、水利等部門的信息交流,對氣象部門預報有強降雨的地區,自然資源部門要開展險情巡查、預警預報等工作,及時掌握情況,為制定地質災害預防措施和搶險救災提供有力依據,提高對突發地質災害事件的應急反應和處置能力。
四、做好巡回檢查計劃和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調查
(一)做好巡回檢查計劃
縣自然資源局要從3-6月份開始,分別對全縣重點地質災害易發區的防治工作進行汛前排查查,7-8月份對易發生地質災害的部分鄉(鎮)進行汛期防災工作巡回檢查。各鄉(鎮)政府及主管部門的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認真做好汛前檢查,落實各項制度,做好宣傳,加強汛期巡回檢查,做到“人員、機構、物資”三落實,完善防御措施,增強對突發性災害的應急反應和處置能力。
(二)做好對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的調查
當出現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時,所在地自然資源部門要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災害現場,開展調查和配合應急部門做好應急處置,并按有關規定做好信息報告和通報工作。縣自然資源部門成立汛期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調查組,負責對本行政區的重大突發性地質災害進行調查。
縣自然資源局主汛期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值班電話:白天(0439)7852027,夜間(0439)7852027傳真:(0439)7852016
(責任編輯:靖宇縣政府辦)